重點摘要:
儘管上週繼穆迪之後,標準普爾信評機構亦宣布調降美國多家中小銀行的債信評等,並下修銀行業展望,然而Nvidia財報表現亮眼,帶動科技股上漲;且市場鴿派解讀鮑威爾於全球央行年會中之談話,全球主要股市震盪走升;美國2年期公債殖利率一周上揚約13基點至5.08%,10年期公債殖利率下跌約2基點至4.24%。美元指數反彈,歐元與日圓走貶。展望後市,我們預期高利率水平終將對實體經濟帶來衝擊,因此對於多元資產配置,考量經濟數據轉弱、流動性趨緊、評價面擴張,我們仍維持審慎投資立場,相對較看好投資等級債表現。
經濟焦點:成熟國家製造業PMI持續低於50,服務業亦出現轉弱跡象
標普全球最新PMI數據顯示,儘管成熟國家就業市場仍強勁,然訂單與需求持續下滑,使美國、歐元區、英國、日本之製造業PMI持續低於50榮枯值,而核心通膨呈現僵固性,也令服務業PMI出現轉弱跡象。其中美國8月製造業PMI自49降至47,服務業PMI自52.3降至51,雙雙低於市場預期,製造業和服務業的下滑令綜合PMI創下6個月新低;歐元區8月製造業PMI由42.7略升至43.7,連續14個月低於50榮枯值,歐元區8月服務業PMI亦由50.9降至48.3;英國與日本同樣呈現製造業下滑且低於50,顯示全球主要國家之製造業之循環調整週期尚未結束,而服務業亦同步呈現趨緩態勢,此均增添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困難度。
市場焦點: 鮑威爾於全球央行年彈性詮釋通膨與貨幣政策
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Jackson Hole)全球央行年會中對通膨、經濟與貨幣政策採彈性詮釋方式,相關重點如下:
- 數據顯示經濟成長高於趨勢水平,此可能會使通膨面臨上升風險,如有必要將進一步升息
- 關於外界討論聯準會應重新考慮 2%目標,鮑威爾表示通膨目標現在及未來都是2%
- 若要看到通膨回到2%,需看到成長低於潛在趨勢,及勞動市場出現疲弱訊號
- 實質利率已轉正,且超越預估中性利率,所謂貨幣政策限制性的確切水準始終存有不確定性 (5)尚不確定貨幣政策的遞延衝擊會有多大
- 尚不確定貨幣政策的遞延衝擊會有多大
此外,鮑威爾還提到聯準會在末來數次會議將依經濟狀況「謹慎審議」是否需再度調升利率,市場解讀9月將暫停升息,從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目前數據亦顯示9月利率會議暫停升息之機率達80%,11月升息1碼之機率為47%。
富達觀點:維持審慎投資立場,相對看好投資等級債
美國在過去一年大幅度升息後,目前整體經濟仍展現韌性,儘管銀行信貸標準持續收緊,信貸需求亦轉弱,但緊縮貨幣政策傳導尚未達實體經濟,其主要可能原因有三:包含(1)新冠疫情期間,政府大規模補貼使民眾擁有超額儲蓄(2)疫情期間美國企業發行固定利率之債務,而目前存款利率上揚,反而使企業有利差可圖且淨利息支出下滑(3)美國企業短期債務占比較低於過去升息循環。
展望後市,我們預期這些週期性因素只是暫時的,高利率水平終將對實體經濟帶來衝擊。因此對於多元資產配置,考量經濟數據轉弱、流動性趨緊、評價面擴張,我們仍維持審慎投資立場,相對減碼股票市場,較看好投資等級債表現。
SITE-MKT-EXMP 2308-3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