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節跳轉

    讀書,工作,退休。

    談到退休,對上一世代的人來說,這幾乎是人生階段非常線性的一件事。出社會後好好工作,犧牲奉獻打拼個幾十年後,在65歲左右退休,開始環遊世界。

    隨著長壽時代來臨,爸媽年代的三段式人生,已經是過去式。如今你我面對世代,有兩大特徵:

    1. 你會愈活愈久:

    人類平均壽命正以每十年多兩歲的速度快速增加。一個世紀前剛出生的嬰兒要活到100歲的機率是1%,但人口統計學家估算,現在出生在日本或其他已開發國家的嬰兒,未來人人都有機會活到100歲以上。也就是,你年紀愈輕,活成人瑞的機會就愈高。

    2. 你無法一份工作做到底:

    機器人與人工智慧的發展,讓就業市場變得更加難以捉摸。你可能大學時選讀熱門科系,出社會沒幾年後發現自己已經深陷夕陽產業。未來的世界,每隔幾年你就得思考下職涯的下一步。工作、學習、換跑道將成為常見的循環。

    也就是,如果你更彈性和機靈,你可以擁有豐富的第二人生,甚至第三人生。

    退休?等我40歲以後再來擔心就好?

    在百歲世代,生命歲數注定愈拉愈長,而工作年限卻不再有保證。未來,退休不是真的退休,反而更像長長的生命旅途中,一段休息時間。你可以利用這段休息時間進行轉型。而養成規律累積資產的習慣,將是這個世代的「關鍵求生能力」。

    規律累積資產的能力養成,愈早開始愈好,愈年輕愈省力。不管你是25歲、30歲或35歲,不要覺得退休應該是中年4、50歲的人才得憂煩的人生大事。你應該利用年輕的優勢,讓*時間*和*紀律*當你最好的朋友,無痛且輕鬆地達到退休儲蓄目標。

    25歲開始,每年至少存下年收入的15%

    一般人想到退休,往往就聯想到應該在存摺簿裡看到一大筆錢。光想到一大筆錢,就愈想愈焦慮,然後乾脆逃避不管。

    其實,只要能掌握明確的儲蓄目標,就可以將看起來很沉重的退休準備,變成具體可執行的行動計劃。

    富達從大數法則推估出一個簡單的原則供年輕的朋友們參考。當你25歲開始工作時,每年請存下稅前總收入的15%當退休準備金,然後將至少一半的退休準備金,長期投入股市投資,你就能夠確保退休後有足夠的收入去維持和退休前類似水準的理想生活。

    資料來源:https://www.fidelity.com/viewpoints/retirement/how-much-money-do-i-need-to-retire

    範例試算:年輕工程師每月不到3,500元 滾出千萬資產

    偉傑今年25歲,他在軟體公司擔任初階工程師,年薪約50萬,假設他按照富達的建議,每年存下總收入的15%、約7萬5千元當成退休準備金。他將其中的一半金額,以每月定期定額的方式持續投資到67歲那一年。

    透過42年定期定額的累積,以及年化報酬8%計算,偉傑可以累積超過1,296萬元的資產。而這還不包括隨著他專業能力提升、年薪提高後的其餘資產。

    每個月3,125元,持續42年,挑選一支歷史悠久的基金,靠著小額加上持久的紀律,任何年輕人都可以趁早開始,替自己累積退休資產。

    讓時間當你的朋友 年紀愈大儲蓄率愈高

    也許看到這篇文章時,你已經30歲,或35歲。如果要達成67歲累積足夠維持退休前生活水準的資產,你必須要提高儲蓄率,並且調整你的投資標的組合。

    當然,你也可以維持比較低的儲蓄率,但這也意味著你得延長工作的時間,讓時間和工作運幫你一把。累積退休資產,別擔心你的起步太晚。你該擔心的是,你從未採取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