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行風險降低,惟不確定因素限縮政策反應空間,整體股市維持中立
摘要
- 整體局勢
近期美國與歐盟達成貿易協定,加上中美貿易戰降溫,讓美國貿易政策的下行風險--包括經濟衰退或出現停滯性通膨等更嚴峻情境的尾部風險--雖然無法消除,至少有所減緩。然而,進口商搶在關稅實施前囤貨可能掩蓋了更嚴重的經濟放緩風險,且貿易協定破局的可能性依然存在。關稅衝擊的不確定性可能會壓縮聯準會的反應空間。整體而言,我們認為新興市場比起已開發市場有更多布局機會,所以此時與其重押大盤上漲或下跌,不如審慎進行戰術性資產配置,更能掌握投資價值。 - 股票觀點
我們對整體股票市場維持中立態度,但認為在特定區域與產業中,仍存在布局機會。下行風險已減輕,但市場已迅速反應前景改善的利多,導致風險性資產的估值返回偏高水位。由於美國的政策不確定性仍然很高,且美國例外論持續受到質疑,我們對美股保持中立。由於歐洲股市在今年上半年表現強勁,我們已將其評級轉為中立。雖然有關稅風險,我們持續加碼新興市場,因為中國、印度與韓國仍具備良好的基本面。 - 信用債觀點
我們對信用債的看法更趨審慎,因為未來幾個月在投資固定收益時,主動決策將扮演關鍵角色。公司債基本面依然強勁,但評價尚不足以彌補已經升高的總經風險。我們持續看好當地貨幣新興市場債,有幾個市場提供高實質利率和陡峭曲線,頗具吸引力。 - 政府公債觀點
我們維持加碼政府債券,因為殖利率較高且停滯性通膨風險較低,政府債券應可提供分散配置的效益與保障。長期而言,具有較高實質利率,讓央行有足夠降息空間的國家所發行的債券,是我們比較看好的標的。 - 現金與貨幣觀點
我們對現金持中立態度,並於機會浮現時彈性運用。基於美元評價過高以及美國政策仍有變數,可能導致去美元化,所以我們繼續減碼美元。由於經濟數據和評價走軟,我們對英鎊的立場從中性轉為減碼。我們維持加碼新興市場外匯,因為美元走弱將有利於新興市場。
戰術性資產配置觀點一覽表
資料來源:富達國際,截至2025年7月。觀點通常反映12-18個月期間,為資產配置決策提供整體出發點,但並非反映當前的投資策略立場,投資策略係根據特定目標與參數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