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達全球科技基金
隨著疫情後的正常化,精選個股顯得更重要
民眾生活將在疫情後逐步回復正常,有望在2021年提振科技股景氣循環較高的產業。該類產業受惠於長期結構動力的支撐,例如數位化和雲端普及,以及5G、人工智慧(AI)和電動車等新興領域的帶動。
重點摘要
- 投資組合持續參與定價合理且強調多元化長期科技發展的標的。
- 我們避開高成長軟體業等評價較高的類股,並專注投資在價值型/循環型的產業,因他們可望顯著受惠於疫情後的經濟復甦。看好半導體、通訊設備、大型互聯網企業、電子商務貿易及數位廣告產業。
- 儘管去年傳出大量相關監管風險的消息,但美國總統大選後國會分治,將對整體科技產業是最有利的結果,而最大型的企業擁有規模和資源優勢,可因應任何潛在的監管挑戰。
你對2021年科技產業的投資展望?
民眾生活將在疫情後逐步回復正常。雖然我們難以準確預測這樣的情況何時出現,因其取決於疫苗發展進程,但循環股預期將受惠。近期,我們所持有對旅遊市場敏感的股票顯著上升,預期其中不少企業表現將持續好轉。若恢復到疫情前水準需要三年時間,這上升趨勢似乎更加明確。因此,投資組合比平常略為偏重配置循環股。
此外,科技股持續受惠於結構性轉變的動力。雲端移動及數位化方案需求可繼續展現穩健成長。對所有人的生活來說,新冠疫情反映科技越來越重要,不論是透過資訊科技在家辦公,還是進行電子商務貿易及享受居家娛樂。雖然如此,受惠於疫情的股票,短期內難以達到2021年的高預期門檻,例如電子商務貿易、居家娛樂和其他領域。
你認為2021年哪些因素會令市場感到意外(正面或負面)?
全球經濟復甦可能較市場預期迅速。旅遊等產業蕴藏龐大的遞延需求,而政府鼓勵投資於綠能作為刺激經濟復甦的方法,該政策有利電動車供應鏈相關產業。隨著客戶開始再度增加廣告支出,互聯網廣告業也有望受惠於經濟復甦。陸續推出的5G網絡,則繼續受惠於網絡零組件及設備供應商。若員工較預期提前恢復在辦公室工作,也可推動相關內部資訊科技支出,並提振企業硬體設備供應商。
電子商務貿易等產業,因疫情而使得需求提前大幅增加。儘管我們依然看好該產業中不少企業,但部份企業報告去年即已達到原先預期2025年才達到的需求,反而使得預期的門檻變高。另一方面,我們相信許多高成長軟體產業的評價,並不合理,而一旦市場轉向循環/價值股時,這些企業易受衝擊,因此我們避開這些產業。
後疫情時代,哪些主題、產業或地區提供投資機會或可能存在危機?
監管問題值得關注。美國大選後國會分治,而未出現原先預測的民主黨大勝的情境,已消除部份監管方面的風險。在美國現行法規下,聯邦政府很難建立足夠證據,以反壟斷為由對大型科技公司提出訴訟。然而,值得注意的是,改革《通訊規範法案》第230條等部份措施獲得兩黨支持,因此國會分治對該領域不一定構成障礙。美國也可能借鑑部份歐盟《通用數據保障條例》,以制定全新的聯邦私隱法規。
隨時間演進,投資組合聚焦的主題大致維持不變。基金分散投資於不同產業,例如數位化、雲端應用、電動車、電子商務貿易、5G、人工智慧及中國科技發展。就後者而言,雖然我們持續秉持一貫「由下而上」的投資原則,而非側重於地區選股,但目前新興市場股票的評價一般低於成熟市場,尤其是美股,為新興市場創造前景佳的投資機會。反觀,鑑於資金流向優質及成長產業,美國許多大型和超大型股在去年大幅上揚,我們認為存在評價偏高的風險。不少美國高成長軟體產業的基本面疲弱,例如獲利能力和現金流,因此可能面臨股價調整的風險。
在投資組合中,哪些產業說服力強?你會避免投資於哪些產業?
「由下而上」的基本面分析是我一貫的投資原則,並聚焦在結構性科技發展,以發掘擁有充分條件掌握契機的企業。我們正尋找評價合理,且擁有長期主題的股票,但基於某些原因,這些股票被市場低估,因此評價仍具吸引力。
產業方面,目前尤其看好半導體、通訊設備、大型互聯網企業、電子商務貿易及數位廣告產業。投資組合對這些產業持股比例偏高,並對軟體產業中評價高的企業,以及許多面對商品化和定價壓力風險的硬體和資訊科技服務企業持偏低比重。近期,我們新增一些信用卡企業及金融交易所的持股,並認為這些股票將受惠於網絡效應、規模經濟和議價能力,擁有顯著競爭優勢。
你預期永續投資對投資報酬有何影響?如何反映在投資組合上?
在富達,我們有幸能接觸世界級的全球分析師,並擁有強大的環境、社會、公司治理(ESG)研究團隊。該團隊與分析師及基金經理人緊密合作,協助我們了解投資組合所持有及考慮所投資企業的永續發展風險。團隊就永續發展事宜與投資公司展開互動。此外,我們設有專屬的評級系統,以反映我們對永續發展的深入研究。
就環境影響及人類福祉等許多常見的ESG準則而言,科技業一般優於其他行業。其他相關因素包括企業管理、薪酬及公司處理客戶私隱的方式。另外需要考慮的是,公司在面對因創新發展而產生的問題或意料之外的外部因素,在影響聲譽或引起政治風波之前,公司會如何積極應對。
我們在分析投資組合所有持股時,均會考量永續發展因素。若我們認為公司可能出現問題,將會維持較低股比例,以反映其永續發展風險;若我們認為相關問題過大,不能繼續持有該公司,我們會賣出該持股。舉例來說,我們在去年初出售一家中國互聯網企業,部份是因為該公司的資料私隱出現了會威脅到永續發展的跡象,而且內部監管出現問題。對於ESG因素顯著改善的企業,我們可能會加碼,其中一個例子是某家更換行政總經理和管理層,並就其薪酬政策作出正面改革的軟體公司。
SITE-MKT-EXMP 2012-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