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Vanessa Chan(亞洲固定收益投資主管)
Ming Gong(資深信用分析師)
Jerome Loh(固定收益資深投資專家)
Judy Chen(投資撰稿人)
印度再生能源轉型之路仍然任重道遠,截至今年 3 月,再生能源的累計裝置容量僅 191 GW,距離該國 2030 年的目標還有很大差距。1 儘管政府已採取措施刺激投資,如免除再生能源發電業者的跨邦輸電費用,但要達成 2070 年碳中和的目標,到本十年末相關投資仍需增加近兩倍。2
圖1:印度規劃於2030年前將潔淨能源容量提升至近三倍
累計已裝置再生能源容量
資料來源:印度電力部、富達國際,2024年7月。註:2016-2024年度數據以每年3月底為財政年度結算。2030 年數字為印度政府設定目標。
這龐大的資金需求主要將透過企業發債和銀行貸款來滿足,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再生能源公司發行的離岸美元債正逐漸於亞洲非投資等級市場嶄露頭角,過去三年其市場佔比已成長了一倍。3
這些再生能源發電業者發行的債券具有雙重吸引力:相對較低的貝它值風險,以及良好的殖利率。大多數發行機構的評級為 BB 級,在非投等債當中屬於最高級別,平均最差殖利率(即在發行機構不違約情況下可獲得的最低報酬率)高達 7.4%,不僅超過亞洲同等評級債券的 7%(不含中國不動產債券),也高於美國的 6.5% 和歐洲的 5.1%。4
印度穩健的經濟成長前景更為這些債券錦上添花,預計今年印度將以 6.8% 的成長速度領先全球主要經濟體。5 S&P Global 更在 5 月份將印度主權評級展望從「穩定」上調至「正面」,肯定其紮實的經濟基本面。
勢在必行
長遠來看,對印度政府而言,能源議題可說是刻不容緩。
印度去年人口超越中國,成為世界第一。莫迪總理十年來一直致力推動經濟成長,希望協助更多人脫貧。若要達成此目標,印度必須大幅增加對於企業和家庭的電力供應,尤其是在每天停電已成為家常便飯的城市。受到工業活動增加的影響,2023-24 年度印度的尖峰用電需求比前一年增加 12.7%,遠遠超過 8.2% 的 GDP 成長率。6
印度地處赤道附近,是全球最容易受到氣候變遷衝擊的國家之一。今年 5 月的熱浪使新德里氣溫飆升至近 53°C(約 127°F)的驚人高溫。7 與此同時,印度發電仍以高污染的煤炭為主,再生能源僅佔總發電量的五分之一, 8 因此,印度必須加緊腳步發展再生能源。
由於政府對轉型的承諾,以及日益增加的再生能源專案,債券發行機構的信用基本面相對穩定。電力部實施的延遲付款罰則,有效降低國營配電公司(再生能源的主要買家或「承購方」)的逾期應收款。此外,企業也從國內貸款機構取得較低成本的資金,我們預期隨著國有非銀行金融公司持續加碼再生能源專案,金融環境將持續提供支撐。充足的資金和穩定的現金流將有助借款人在高利率環境中站穩腳跟。
挑戰重重
印度再生能源產業面臨的任務可說是千頭萬緒。從大環境來看,上個月出人意表的選舉結果令人質疑莫迪總理是否能進一步推動系統性改革。從微觀層面而言,升級能源基礎設施所需的龐大資本支出,可能會在短期內使發行機構的財務狀況捉襟見肘。
然而,一旦這些專案啟動,未來幾年資本支出應該會開花結果,不僅讓債券投資人受惠,對於一個亟需印度實現更潔淨發展的世界來說,更是刻不容緩。
1 根據印度電力部資料
2 國際能源署,《2023 年世界能源展望》- 分析 - IEA
3 截至 2024 年 4 月,印度再生能源公司債券約佔摩根大通亞洲信貸指數(JACI)非投資等級的 6%,比三年前的 2.7% 成長兩倍以上
4 截至 2024 年 6 月。歐洲 BB 級債券以歐元計價
5 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資料
6 根據印度電力部資料
7 印度熱浪奪走至少 33 條人命,包括選舉官員在內 | 路透社
8 根據印度電力部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