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摘要
上週全球股票指數回落,科技股拖累整體表現。經濟數據方面,由於政府關門,美國非農就業報告延後,市場關注其他調查數據。Challenger數據顯示,美國10月裁員人數激增,引發市場對美國就業市場的擔憂,拖累市場表現。另一方面,大型科技股上週陸續公布財報,儘管營收和獲利表現優於預期,企業紛紛加碼未來對於人工智慧(AI)的資本支出計畫。投資人開始重新審視科技企業對AI支出的長期回報,各家財報公布後,市場反應分歧。
展望未來,在預防性降息政策的支持下,市場評價面有望獲得推升,並延續目前的樂觀情緒。然而,投資人也需留意評價面過高所可能帶來的風險,並從全球視角尋找仍具上漲潛力的投資機會。投資人不妨從優質基本面出發,全球優質股息策略搭配全球優質債券,在世界各地發掘具長期吸引力的投資標的。
經濟焦點:美國就業數據受限,機構調查揭示市場隱憂
美國政府關門延燒,導致官方非農就業數據無法如期公布,市場焦點轉向私人機構的調查。根據 ADP 報告,10月私人企業新增4.2萬個工作機會,結束連續兩個月的下滑。新增職位主要集中在運輸、公用事業、教育與健康護理領域,但商業服務、資訊與休閒服務業則持續裁員,且薪資成長停滯,顯示就業回升並不全面。
此外,顧問公司 Challenger, Gray & Christmas 指出,截至10月,今年以來美國企業已裁撤近110萬個職位,年增幅達65%。在官方數據受限、私人調查出現隱憂,以及產業表現分化的情況下,美國就業市場的不確定性進一步升高。
各產業表現分化,就業市場尚未全面恢復
資料來源: ADP、彭博,2025-11-06。
市場焦點:科技財報亮眼,惟 AI 資本支出引市場關注
上週主要科技企業陸續公布財報並釋出資本支出指引,三大雲端服務業者表現亮眼:微軟雲端業務營收達491億美元,年增26%;亞馬遜 AWS 營收330億美元,年增20%;Google 雲端營收151.6億美元,年增34%,皆優於市場預期。雲端業務成長動能主要來自生成式 AI 應用普及,以及企業對高效能運算與雲端基礎建設的需求提升。
然而,在雲端業務快速擴張的同時,科技巨頭也同步上調資本支出預算,超出市場預期,引發投資人對 AI 投資回報率的重新評估。財報公布後,科技股股價反應漲跌互見,其中以社群媒體為主的 Meta 更遭市場重挫。投資人開始審慎看待 AI 熱潮的持續性,在基本面與評價面交錯之下,後續科技股表現或將更具選股差異,使「由下而上」的選股策略創造超額報酬機會。
四大科技巨頭資本支出持續增加
資料來源:彭博,2025-11-06。
以上個股僅供參考示意之用,不表示投資建議,亦不代表獲利之保證。
富達觀點:亞洲市場展現韌性,投資策略轉向精選與防禦
受惠於美元走弱與貿易緊張緩解,亞洲市場今年即使面臨企業盈餘下修與經濟數據平淡,仍展現強勁韌性與成長潛力。今年以來,亞股表現顯著優於其他區域股市。然而,亞洲市場近期漲勢呈現分化,市場整體表現並不均衡。富達國際宏觀與戰略資產團隊表示,我們採取審慎樂觀態度並強調精選標的的重要性,主要機會集中在人工智慧、價值型消費,以及公司治理改善等題材。
自底部復甦之後,市場進入更具挑戰的階段,投資人需聚焦基本面良好的產業,並建立防禦性投資組合,以因應當前總體環境的波動與潛在風險。面對這樣的環境,投資人不妨採取防禦性與收益導向策略,關注股息提升、股東回報及具吸引力的收益率,以在波動環境中提供緩衝並創造長期回報。
今年以來,亞股表現較其他地區出色
資料來源:彭博,2025-11-05。
SITE-MKT-EXMP 2511-254